👉 项目官网:https://www.python-office.com/ 👈
👉 本开源项目的交流群 👈
大家好,这里是程序员晚枫。
7月底,懂车帝用 36 辆车、15 个极限场景做了一场“全民围观”的智驾测试。结果出人意料——不少被车企宣传为“高阶智驾”的车型在模拟假人、施工桩桶面前纷纷“踩雷”。
节目一播出,舆论瞬间炸锅:
“不是说好放开双手吗?怎么又成‘辅助’了!”
“L3、L4到底靠不靠谱?”
今年我刚好在做全球智驾的法规研究。
这篇文章,我们就借这次争议,把”自动驾驶、辅助驾驶“ 这两个被营销话术反复翻炒的概念一次讲透。
一、先给结论:
懂车帝测试的,都只是具有“辅助驾驶”功能的汽车。
• 市面上所有能买到的量产车(4s店能买到的),今天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 自动驾驶。
• 懂车帝测试里出问题的功能,本质是L2 级别的“高阶辅助”,并非车企暗示的“自动驾驶”。
• 辅助驾驶 与 自动驾驶 的分水岭,不是功能多炫酷,而是事故发生时“谁来担责”。
二、一张表看懂 L0-L5
”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究竟是怎么区分的?
国内区分驾驶自动化分级的标准是:GB/T 40429-2021,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个推荐性标准,而非强制性标准。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L2、L3、L4:
- L2:现有量产车的辅助驾驶
- L3:理想路况下的自动驾驶,也是各个车企在努力上车的功能
- L4:目前无人出租车的自动化水平,目前量产车无此功能
等级 | 名称 | 系统能做什么 | 人类要做什么 | 典型量产状态 |
---|---|---|---|---|
L0-L2 | 人开车 | 只能帮忙刹车、保持车道 | 全程监控、随时接管 | 已大规模普及 |
L3 | 有条件自动驾驶 | 在限定场景内完全开车,但要提前 5-10 秒“喊人”接管 | 随时准备“10 秒内上线” | 北京/上海等试点城市刚刚允许私家车合法上路 |
L4 | 高度自动驾驶 | 在预设区域内全程自己开,系统兜底,人可以不接管 | 仅在系统请求时接管 | Robotaxi、园区接驳车试运营,私家车暂无 |
L5 | 完全自动驾驶 | 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 不需要人 | 实验室阶段 |
三、为什么说 L3 是“最尴尬的一级”?
L3是在限定场景下的无人驾驶,比如:路况良好的高速路。
但按照国家标准,这个等级有一些难以逾越的问题:
1. 人机切换的“3 秒死局”
L3 允许你短时间刷手机,但系统一旦发出接管请求,你必须在 3-10 秒内恢复注意力并接手方向盘。高速 120 km/h 时,3 秒就是 100 米——多数人根本来不及。
参考前段时间,去外地参加公务员考试,使用了辅助驾驶,结果在高速上撞车失火的XM汽车事件。
2. 责任划分“两张皮”
• 系统在工作时,事故责任归车企;
• 系统提示接管而人没接,责任瞬间回到驾驶员。
这导致车企“心里打鼓”,宁可把功能锁在 L2,也不敢真 L3。
3. 法规刚起步
2025 年 4 月 1 日,北京才首次允许 L3 私家车合法上路,且限定在高速和城市快速路。全国层面仍无统一法规,出了北京五环,系统立刻降级。
四、L4 为什么反而“更简单”?
因为L3的以上缺点,百度、谷歌 Waymo 选择跳过 L3,直接死磕 L4,反而走得更快。
• 不需要人:系统必须自己处理 100% 场景,干脆省掉了“叫醒人类”这一难题。
• 场景受控:目前 L4 只在亦庄、嘉定等示范区跑 Robotaxi,车速、天气、地图全部可控,风险半径小。
• 责任清晰:只要车辆在运营区域内,事故 100% 由运营方背锅。
其实美国某些州的法规,是直接以车上是否无人来划分是否是自动驾驶汽车。这也是我个人支持的划分方式。
五、回到懂车帝测试:它究竟测出了什么?
这两天各方对懂车帝测试的争议很大,从一开始的吹捧到现在的网黑。
但我认为这次测试非常有社会价值:
- 被测车型全部属于L2+ 或 L2.999,并非法规意义上的 L3。 所以请不要完全放任汽车自由行动!
- 测试场景(静止假人、锥桶绕行)超出了 L2 设计边界,触发 AEB 后系统退出,符合技术逻辑。 必须承认,这方面的测试有瑕疵,对L2的要求太高了。
- 最大的价值是给市场降温——把“智驾”拉回“辅助驾驶”的本来面目。
六、给消费者的 3 个提醒
最后,作为一个从业者,从合规层面,给大家一些实用的安全建议。
对于买了带“辅助驾驶”功能汽车的朋友来说,要注意以下问题:
- 看配置表,别看广告片:只要写着“需要驾驶员随时接管”,一律按 L2 处理。
- 方向盘脱手 15 秒必报警:法规要求如此,别轻信“全程零接管”的短视频。
- 买车前查法规:目前只有北京、上海等 10 城给 L3 发了“临时通行证”,出了这些城市,功能自动降级。
懂车帝的这场“翻车”测试,最大的贡献不是让哪家车企难堪,而是提醒我们:
智驾再聪明,现在依旧是人命关天的“辅助”工具。
L3 才刚刚跨进合法化的门槛,L4 仍在你我生活的边缘地带。
在真正的自动驾驶到来之前,请把双手放在方向盘上,把眼睛留给前方。
毕竟,系统可以重启,生命只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