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这里是程序员晚枫。
刷到一篇文章:24小时快速入门大热语言Rust!学不会来找我,我觉得Python应该也来一篇?
一、工欲善其事:Python 开发环境快速搭建
俗话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开启 Python 编程之旅,首先得搭建好开发环境。别担心,这一步并不复杂,跟着我的节奏,保准你轻松搞定!
(一)最新版本 Python 下载指南
2025 年,Python 的最新稳定版本是 Python 3.14,它已经全面支持 Windows、macOS、Linux 系统。
大家可以从 Python 官方网站(https://www.python.org/downloads/ )下载对应系统的安装包。如果你觉得官方下载速度慢,也可以试试国内的镜像站,比如清华开源软件镜像站(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python/ ),下载速度那叫一个快,分分钟就能把安装包收入囊中!
Windows 用户在下载时,要注意选择 64 位的 exe 文件,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系统性能。macOS 用户就更简单啦,直接下载 pkg 安装包就行。Linux 用户呢,建议通过命令行工具安装,比如在 Ubuntu 系统中,打开终端,输入 “sudo apt-get install python3.9”,然后输入密码,等待安装完成即可,简单又高效。
(二)零基础也能看懂的安装步骤
安装 Python 的过程就像玩游戏闯关一样,一步一步来,很容易就能通关。下面我就分别给大家讲讲不同系统的安装步骤。
Windows 系统:下载好安装包后,右键点击安装程序,选择 “以管理员身份运行”。在安装界面中,一定要勾选 “Add Python 3.9 to PATH”,这一步非常关键,它能自动帮我们配置环境变量,以后在命令行中就能直接使用 Python 啦。接着,点击 “Customize installation” 自定义安装路径,如果你对电脑磁盘空间比较了解,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路径;要是不太清楚,那就保留默认路径,默认路径一般是 C:\Python39 ,也很方便管理。最后,点击 “Install”,就可以坐等安装完成啦,整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分钟,大家耐心等待一下。
macOS 系统:双击下载好的 pkg 文件,按照安装向导的提示一步一步操作就行,非常简单。安装完成后,打开终端,输入 “python3 –version”,如果显示 “Python 3.9.x”,就说明安装成功啦。
环境验证:不管是 Windows 还是 macOS、Linux 系统,安装完成后都需要验证一下环境是否配置成功。打开命令行工具(Windows 系统按 Win+R 键,输入 cmd,然后回车;macOS 和 Linux 系统直接打开终端),输入 “python –version”,如果显示 “Python 3.9.x”,那就恭喜你,Python 已经成功安装在你的电脑上啦,是不是很有成就感?
二、语法快班车:20 分钟掌握核心基础语法
恭喜你,成功搭建好 Python 开发环境,接下来就正式进入 Python 的语法世界。别被 “语法” 两个字吓到,Python 的语法超级简洁易懂,就像和老朋友聊天一样自然。在这部分内容里,我会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带你 20 分钟掌握 Python 的核心基础语法,让你快速上手编程,感受 Python 的魅力。
(一)变量与数据类型:Python 的 “积木块”
在 Python 里,变量就像是一个个小盒子,你可以把各种数据装进去。Python 是动态类型语言,这意味着我们在使用变量的时候,不需要像其他一些编程语言那样,事先声明变量的类型,直接给变量赋值就行,Python 会自动识别数据类型。比如说,我们要把数字 100 存到一个变量里,只需要这样写:
1 |
|
这里的num就是变量名,100是赋给它的值,Python 会自动判断num是一个整数类型(int)的变量。常见的数据类型还有很多,下面我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整数(int):用来表示整数,像刚才的
100,还有-5、0等等,都是整数类型。Python 3 之后,整数的大小几乎没有限制,你可以尽情处理超大整数,不用担心溢出的问题 。浮点数(float):就是带有小数部分的数字,比如圆周率
pi = 3.1415,重力加速度gravity = 9.81。浮点数在计算机中是按照 IEEE 754 标准存储的,在进行一些浮点数运算时,可能会出现精度问题,这是需要我们注意的 。例如:
1 |
|
- 字符串(str):是由一系列字符组成的,用来表示文本数据。在 Python 中,字符串可以用单引号(
')或双引号(")包裹,效果是一样的。比如:
1 |
|
如果字符串中本身包含单引号,那么可以用双引号来包裹这个字符串;反之,如果包含双引号,就用单引号包裹 。如果要表示多行字符串,可以使用三引号('''或""") ,像这样:
1 |
|
- 列表(list):是一种有序的可变集合,可以包含不同类型的元素,用方括号(
[])表示,元素之间用逗号分隔。例如,我们要存储一些颜色,可以这样定义一个列表:
1 |
|
列表支持很多操作,比如通过索引访问元素(索引从 0 开始):
1 |
|
还可以添加元素、删除元素、修改元素等等 。比如,我们要在列表末尾添加一个元素"yellow",可以使用append()方法:
1 |
|
- 字典(dict):是一种无序的键值对存储结构,用花括号(
{})表示,每个键值对之间用冒号(:)分隔,不同键值对之间用逗号分隔。键必须是唯一的,而且通常是不可变类型,比如字符串、数字或元组;值可以是任意类型。比如,我们要存储一个人的信息:
1 |
|
通过键可以访问对应的值:
1 |
|
也可以添加新的键值对、修改值或者删除键值对 。比如,我们要给这个人添加一个"job"键,值为"Engineer":
1 |
|
(二)流程控制:让程序 “动起来”
有了变量和数据类型,就好比有了搭建房子的积木,接下来我们需要一些工具,把这些积木组合起来,让程序按照我们的意愿 “动起来”,这就是流程控制语句的作用。Python 中的流程控制语句主要有条件判断和循环语句。
- 条件判断:在编程中,我们经常需要根据不同的条件执行不同的代码块,这就用到了条件判断语句。Python 中使用
if - elif - else语句来实现条件判断,注意 Python 是通过缩进(通常是 4 个空格)来表示代码块的,这也是 Python 代码简洁美观的一个重要原因 。比如,我们要判断一个学生的成绩等级:
1 |
|
在这个例子中,首先判断score是否大于等于 90,如果是,就执行print("优秀")这行代码;如果不是,就继续判断下一个条件,以此类推。如果所有条件都不满足,就执行else后面的代码块 。条件判断语句还可以嵌套使用,处理更复杂的逻辑,但要注意保持代码的可读性 。
- 循环语句:当我们需要重复执行一段代码时,就可以使用循环语句。Python 中有两种主要的循环语句:
for循环和while循环。for循环通常用于遍历可迭代对象,比如列表、字符串、范围(range)等 。例如,我们要打印出 1 到 5 这五个数字,可以这样写:
1 |
|
这里的range(1, 6)会生成一个包含 1、2、3、4、5 的可迭代对象,for循环会依次取出其中的每个元素,赋值给变量i,然后执行循环体中的代码 。再比如,我们要遍历一个列表:
1 |
|
while循环则是在条件满足时重复执行代码块 。比如,我们要计算 1 到 100 的累加和:
1 |
|
在这个例子中,只要i小于等于 100,就会执行循环体中的代码,每次循环sum_num加上i,然后i自增 1,直到i大于 100 时,循环结束 。在循环中,我们还可以使用break语句提前终止循环,使用continue语句跳过当前循环的剩余部分,直接进入下一次循环 。比如:
1 |
|
这段代码会打印出 1 到 4,当i等于 5 时,遇到break语句,循环就会立即终止 。再比如:
1 |
|
这段代码会打印出 1、3、5、7、9,当i是偶数时,遇到continue语句,就会跳过print(i)这行代码,直接进入下一次循环 。
三、实战里程碑:5 分钟写出你的第一个 Python 程序
经过前面的准备工作,现在终于到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 编写你的第一个 Python 程序!这就像是你踏上编程之旅的第一步,虽然简单,却意义非凡。接下来,我将带你通过两种方式,快速写出经典的 “Hello, World!” 程序 。
(一)命令行快速体验:交互式编程
交互式编程就像是和 Python 面对面聊天,你说一句,它回一句,非常适合快速测试代码片段。打开命令行工具(Windows 系统按 Win+R 键,输入 cmd,然后回车;macOS 和 Linux 系统直接打开终端),输入python(如果安装的是 Python 3,也可以输入python3),按下回车,就进入了 Python 的交互式环境 。你会看到一个>>>提示符,这就表示可以输入 Python 代码啦 。
在>>>提示符后面输入print("Hello, World!"),然后回车,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屏幕上立即输出了 “Hello, World!” 。这就是 Python 的魅力,简单直接,无需复杂的操作,就能看到代码的执行结果 。这种交互式编程方式,非常适合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随时验证自己的想法,加深对语法的理解 。比如,你想计算 1 加 2 的结果,直接在交互式环境中输入1 + 2,回车后就能得到答案 3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交互式环境中输入的代码不会自动保存,如果需要保存代码,还得使用下面介绍的脚本式编程方式 。
(二)编辑器正式开发:编写第一个 Python 脚本
选择编辑器:对于新手来说,我推荐使用免费且功能强大的 VS Code 或者 PyCharm 社区版。VS Code 是一款跨平台的代码编辑器,安装 Python 插件后,能提供语法高亮、代码补全、调试等一系列强大功能,让编程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安装 Python 插件的方法也很简单,打开 VS Code,点击左侧边栏的扩展图标(一个方块形状),在搜索框中输入 “Python”,然后点击安装按钮即可 。PyCharm 社区版则是专门为 Python 开发打造的集成开发环境(IDE),它的功能更加全面,代码智能提示、代码分析、项目管理等功能一应俱全,非常适合深入学习和开发大型项目 。当然,如果你的需求比较简单,也可以使用系统自带的记事本或者其他文本编辑器,不过在使用这些简单编辑器时,可能就需要手动配置一些环境,并且没有那么多智能辅助功能啦 。
编写代码:选择好编辑器后,就可以开始编写代码了。在 VS Code 或者 PyCharm 中,新建一个文件,将文件命名为
hello.py(注意,Python 脚本文件的扩展名必须是.py) 。然后,在文件中输入以下代码:
1 |
|
就这么简单,这就是一个完整的 Python 程序 。print()是 Python 的内置函数,用于输出文本信息,这里我们将 “Hello, World!” 作为参数传递给print()函数,它就会把这句话打印到屏幕上 。
3. 运行程序:代码编写完成后,接下来就是运行程序了。打开命令行工具,使用cd命令切换到hello.py文件所在的目录 。比如,如果hello.py文件保存在 D 盘的python_project文件夹下,在 Windows 系统的命令行中输入cd D:\python_project,然后回车;在 macOS 和 Linux 系统的终端中输入cd /Users/你的用户名/python_project(根据实际路径修改),然后回车 。切换到文件所在目录后,输入python hello.py(如果安装的是 Python 3,也可以输入python3 hello.py),按下回车,屏幕上就会输出 “Hello, World!” 。这说明你的第一个 Python 脚本已经成功运行,你正式踏入了 Python 编程的精彩世界 。
四、从入门到进阶:两本必读书籍开启深度学习之旅
到这里,相信你已经对 Python 有了初步的认识,成功迈出了编程的第一步 。但 Python 的世界丰富多彩,远不止这些基础内容,如果你想更深入地学习 Python,提升自己的编程能力,下面这两本书绝对值得一读,它们就像是两把钥匙,能帮你打开 Python 进阶的大门 。
(一)《流畅的 Python(第 2 版)》:写出地道的 Python 代码
这本书的作者是卢西亚诺・拉马略,他是 Python 领域的资深专家,有着 25 年的 Python 编程经验,还是 Thoughtworks 首席咨询师、Python 软件基金会成员以及巴西 Python 语言学习社区 Python Brasil 的联合创立人 。《流畅的 Python(第 2 版)》基于 Python 3.10 全新升级,豆瓣评分高达 9.4 分,在编程圈内被公认为 Python 进阶第一书,累计销量已经达到 10 万册 。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深入讲解了 Python 的核心特性,像数据结构、函数式编程、面向对象编程、元编程等,通过大量的示例,让你学会如何利用 Python 的 “原生” 功能,写出简洁、高效、易维护的代码 。比如,在讲解 Python 的数据模型时,书中详细介绍了特殊方法(如__init__、__repr__等)的使用,让你理解 Python 对象是如何与各种内置操作进行交互的 。再比如,对于生成器、装饰器、上下文管理器等高级技巧,书中也有非常透彻的讲解,通过实际案例演示,让你明白这些技巧在实际开发中的应用场景和使用方法 。
对于有一定基础,想要深入理解 Python 语言本质,提升代码质量的小伙伴来说,这本书就是进阶路上的 “灯塔”,跟着它学习,你会发现自己对 Python 的理解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写出的代码也会越来越 “Pythonic” 。
(二)《Python 高性能编程》:突破性能瓶颈的进阶指南
如果你在数据科学、机器学习等领域使用 Python,经常需要处理大规模数据或进行高性能计算,那么《Python 高性能编程》这本书绝对是你的福音 。它的作者是 Micha Gorelick 和 Ian Ozsvald,Micha Gorelick 在 bitly 公司从事与数据打交道的工作,还负责建立了快速前进实验室,研究机器学习到高性能流算法领域的问题;Ian Ozsvald 是 ModelInsight.io 的数据科学家和教师,有着超过十年的 Python 经验,在 PyCon 和 PyData 会议上教授 Python 编程,这几年一直在英国从事关于数据科学和高性能计算方面的咨询工作 。
这本书系统地讲解了性能分析工具(如 cProfile、line_profiler)、数值计算优化(NumPy、Cython)、并行处理(多进程、异步编程)等关键技术 。通过真实案例演示,帮助你定位代码瓶颈,并实施优化,让你的代码从 “能运行” 进阶到 “高效运行” 。例如,在讲解性能分析工具时,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 cProfile 模块对代码进行性能分析,通过分析结果找到代码中的性能瓶颈;在介绍数值计算优化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如何使用 NumPy 进行高效的数组操作,以及如何使用 Cython 将 Python 代码编译为 C 扩展,提升代码的执行效率 。
不管你是想提升自己在特定领域的编程能力,还是对代码性能有更高的追求,这本书都能为你提供实用的指导和方法,让你在 Python 编程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
五、24 小时学习规划建议
接下来,为大家奉上一份 24 小时 Python 学习规划建议,让你充分利用这一天,快速入门 Python。按照这个规划逐步学习,你会发现自己对 Python 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在不断提升,从一个编程小白逐渐成长为能够独立编写简单程序的小能手 。
第 1 - 3 小时:环境搭建与命令行初体验
完成 Python 安装:按照前面介绍的步骤,在你的电脑上成功安装 Python 3.9 。安装过程中,注意根据系统类型选择正确的安装包,并仔细配置环境变量,确保安装成功后,在命令行中能顺利运行 Python 命令 。
环境验证:打开命令行工具,输入
python --version,验证 Python 是否安装成功 。若显示正确的版本号,恭喜你,已经迈出了 Python 学习的第一步 。接着,尝试在命令行中输入一些简单的 Python 表达式,比如1 + 2、print("Hello")等,体验交互式编程的乐趣 。熟悉命令行基本操作:学习一些常用的命令行操作,如切换目录(
cd)、查看目录内容(dir或ls)等 。这些操作在后续运行 Python 脚本和管理项目文件时非常有用 。可以通过在命令行中实际操作,加深对这些命令的理解和记忆 。
第 4 - 6 小时:基础语法学习与实践
学习基础语法:认真学习变量、数据类型(整数、浮点数、字符串、列表、字典等)、条件判断(
if - elif - else)、循环(for循环和while循环)等基础语法知识 。通过阅读相关教程、文档,结合实际例子,理解每个语法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完成简单练习题:在掌握基础语法后,通过做一些简单的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 。比如,编写程序计算圆的面积和周长、判断一个数是否为偶数、使用循环打印九九乘法表等 。这些练习题可以帮助你熟悉语法的实际应用,提高编程思维能力 。你可以在网上搜索相关的 Python 基础练习题,或者参考一些 Python 入门书籍中的练习题 。
第 7 - 9 小时:编辑器实操与小程序编写
选择并熟悉编辑器: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代码编辑器,如 VS Code 或 PyCharm 社区版 。安装并配置好编辑器,熟悉其基本功能和操作界面 。例如,了解如何创建、打开和保存文件,如何进行代码的编写、调试和运行等 。
编写小程序:尝试用编辑器编写多个小程序,将前面学到的语法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 。比如,编写一个计算斐波那契数列的程序,实现一个简单的计算器,让用户输入两个数字和运算符,程序返回计算结果 。通过这些小程序的编写,进一步加深对 Python 语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编写过程中,注意代码的规范性和可读性,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
第 10 - 12 小时:数据结构深入与小型数据处理
学习数据结构:深入学习列表、字典等数据结构的常用操作,如列表的切片、排序、反转,字典的遍历、键值对的添加和删除等 。理解这些数据结构在实际编程中的应用场景,以及它们的特点和优势 。
完成小型数据处理任务:尝试完成一个小型的数据处理任务,比如从一个包含学生成绩的列表中,找出成绩最高的学生,或者统计每个学生的平均成绩 。通过这个任务,熟练掌握数据结构的操作方法,同时学会如何分析问题、设计算法,并将其转化为 Python 代码 。在处理数据时,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及代码的效率和可维护性 。
第 13 - 15 小时:函数定义与复用
学习函数定义与调用:学习如何定义函数,包括函数的参数、返回值、函数体等 。理解函数的作用是将一段可复用的代码封装起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通过实际例子,掌握函数的定义和调用方法,以及函数参数的传递方式(值传递和引用传递) 。
编写可复用的代码片段:尝试将一些常用的功能封装成函数,比如计算两个数的和、差、积、商的函数,判断一个数是否为质数的函数等 。这样在后续的编程中,就可以直接调用这些函数,而不需要重复编写相同的代码,提高编程效率 。同时,学会如何合理地设计函数的参数和返回值,使函数具有更好的通用性和灵活性 。
第 16 - 18 小时:文件操作探索
学习文件操作:学习 Python 中的文件操作,包括打开文件(
open()函数)、读取文件内容(read()、readline()、readlines()方法)、写入文件内容(write()、writelines()方法)、关闭文件(close()方法)等 。理解文件操作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如文件的打开模式(只读、写入、追加等)、文件指针的移动等 。实现文件操作功能:尝试实现读取、写入文本文件的功能 。比如,编写一个程序,从一个文本文件中读取内容,统计其中单词的出现次数,并将结果写入另一个文件中 。通过这个实践,掌握文件操作的实际应用,同时学会如何处理文件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如文件不存在、权限不足等 。在进行文件操作时,注意文件的编码格式,避免出现乱码问题 。
第 19 - 21 小时:书籍阅读与学习方向明确
阅读推荐书籍:拿出前面推荐的两本书 ——《流畅的 Python(第 2 版)》和《Python 高性能编程》,认真阅读它们的前言和目录 。前言部分通常会介绍书籍的写作目的、适用人群和主要内容,通过阅读前言,可以对书籍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目录则是书籍内容的框架,通过浏览目录,可以快速了解书籍涵盖的知识点和章节结构 。
明确学习方向:根据阅读前言和目录的收获,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学习目标,明确后续的学习方向 。比如,如果你对 Python 的高级特性和优化技巧感兴趣,可以重点学习《流畅的 Python(第 2 版)》中的相关章节;如果你在数据科学或机器学习领域有应用需求,那么《Python 高性能编程》中的数值计算优化、并行处理等内容将对你很有帮助 。在明确学习方向后,可以制定一个更详细的学习计划,按照计划逐步深入学习 Python 。
第 22 - 24 小时:学习总结与未来规划
总结全天学习内容:回顾全天的学习过程,总结所学的知识点、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可以通过编写学习笔记的方式,将这些内容记录下来,方便日后复习和查阅 。在总结过程中,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归纳,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加深对 Python 的理解和记忆 。
编写学习笔记:将全天的学习内容、心得体会、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详细记录在学习笔记中 。学习笔记不仅可以帮助你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作为参考资料,让你快速回顾之前的学习内容 。同时,编写学习笔记也是一个反思和总结的过程,可以帮助你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 。
部署下阶段学习计划:根据今天的学习情况和明确的学习方向,制定下阶段的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可以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安排、学习资源等 。合理的学习计划可以帮助你有条理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在制定学习计划时,要注意目标的合理性和可实现性,以及学习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
24 小时足以让一个编程小白完成从环境搭建到独立编写简单程序的蜕变,而这只是 Python 学习之旅的起点 。按照这个大纲系统学习,配合两本经典书籍深入钻研,你将逐步掌握 Python 的强大能力,无论是数据分析、Web 开发还是人工智能,Python 都能成为你得心应手的工具 。现在,马上开始你的第一个 “Hello, World!” 程序吧,编程的乐趣就在你的指尖!
(注:文档部分内容可能由 AI 生成)
另外,大家去给小明的小红书👇账号点点赞吧~!我不想努力了,想吃软饭了。

另外,大家去给小明的小红书👇账号点点赞吧~!我不想努力了,想吃软饭了。




